相信大家并不觉得意外──我是为了李钟硕而看这部的啊~
《罗曼史是别册附录》其实看了八集,对我来说不是那种会很密集、追到欲罢不能而停不下来的那种戏剧,可是我觉得它有一种魔力跟魅力是,会让人不知不觉就融入在其中,以一个相对舒服的步调,在经营这个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很具生活感的戏剧。过往作品我会联想到这种调性的,是《通往机场的路》,或者像是《双城故事》。是很舒服地、也可以说很疗愈的,同时会因为剧情带给大家很多省思跟想法的。
诚如开场就是,带领大家回到“结婚前”的那个时光,姜丹伊一度的逃婚、又回到结婚会场,那个片段象征的是“抉择的瞬间”,而她做了那个往后自己难免觉得后悔的选择,难免,会猜想着“如果我当初没有回去的话,现在的我会如何呢?”。
因为,就结果论来说,这段婚姻是没有一个好结果的,甚至因为丈夫生意失败到外遇,让两人分开地有点难看,而离了婚又脱离职场多年的姜丹伊,求职路上总是受挫,不管是女儿教育费用、或者是只能偷偷到恩浩家打扫,甚至住在即将拆掉的屋子里度日,这些都看得出来她的穷困潦倒。可是我觉得,如果是这样一个“被拯救”的故事,那么相较之下就会流于通俗而普通(尽管我不否认也许每个人都期待自己被拯救),这部戏剧让我觉得很动容的部分就诚如车恩浩认定的姜丹伊──她不会轻易认输的,她会自己站起来往前走。
不管是呼应到故事背景在出版社,而让每一集的最后都有这样很诗意、呈现成书籍状的ENDING,又或者像是最开场姜丹伊找工作时,用歌舞片的方式呈现,甚至第二集访问车恩浩、并且说着与金在民代表相识的过往以“复古电影”的方式来设计,我觉得都看得出来这部戏在这些细节安排上的用心跟创意。
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帮这部作品的质感加分的。
而从第二集开始就铺陈一个悬念是──姜秉俊作家是谁?为什么会把版权交给角逐然后就此封笔?为什么角逐出版社的创始成员听到姜秉俊的反应有点反应过度激动?这件事情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结,甚至也会慢慢随着剧情走向,去猜测一些比较负面的可能。可是在第六集左右,真相就公开了。这也让人觉得更好奇的是,为甚么这个再简单不过的答案,车恩浩却决定隐瞒?封笔的背后是不是另有真相?
题外话,虽然车恩浩对于金在民把大小事情都跟死去的妻子分享而耗费许多时间而觉得不耐,但是看到金在民代表在树前分享那一段,意外有打动到我欸。
讲到这点就不得不提大概从第六集开始的,关于徐组长跟奉组长两人离婚这件事情──同样是“离婚”,这个字眼本身对于姜丹伊来说,就有一种“被戳到痛楚”的感觉,不过却也在第八集,吐露了离婚真相之后,发现每一个男人、女人,其实都有自己坚持的、内心敏感的那一块,可惜往往对方是很难理解的。或许很多人也会觉得,那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我可以体会徐组长在发现“老公第一时间没有挺我”这件事情时,会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说真的,她也不是要奉组长真的去吵架什么的,可是起码希望让她感觉到,自己身边有一个人陪着、挺着。
另外,我也想提一下关于奉组长这几集的打击──除了离婚以外,就是崔诗人的自杀。这件事情让人思考的是,出版业是什么呢?有很多好的作品、或许少了些话题性跟阅读量,但是“销售量不好”的书就没有发行的机会,真的太残酷了。出版业同样是需要养活所有员工的“公司”,可是他们是否应该要有更多“使命感”?这是不是做书的人都有的期待?
因为有一群人是真的这样热爱着书籍,然后一直努力着的啊。
方才所提到的角逐出版社,也就是姜丹伊后来应征上的公司──说来或许也有点委屈的是,屡次求职失败之后,她被迫以高中学历、降低自己的期待去应征一个“业务支持组”的工作,而本来只是想为谋生,可是渐渐地,在出版社工作这件事情,成为爱书的她能够感受到内心澎湃的地方,所以她自愿性地想文案、为新书提案营销企划等等,甚至超乎自己工作范围以外的努力。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她跟恩浩说,因为她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不再只是谁的妻子、谁的母亲,她就只是姜丹伊而已。这让我觉得很感伤的是,有多少女人慢慢失去了“自己的名字”,而浑然不察?
回到职场这件事情,对姜丹伊来说除了为了糊口,更重要的是,她感受到了“世界的变化”,不光是履历的断层在求职中频频遭到质疑,甚至因为她先前是做营销、写文案的,很容易因为跟社会脱节而被认为“过时”,就像她第一次写新书的文案一样,被认为“这是太多年前的写法了”,不过姜丹伊虽然难过、也感慨世界的变化之快,但还是努力地跟上世界的步伐,这是我觉得触动很深的。因为其实当她被批判的时候,我恍若也能感受到她心是酸涩的,可是她却还是站起来了。
光是“冰香拿”这样的简称就让自己感到困扰许久,这些看似荒谬的事情,却真真实实的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原地不前──是啊,大家都前进了,所以他们值得拥有如今的样子,而尽管并非她原本所愿,可是她确实是离开职场太久了,这又是不争的事实。其实一次一次地因为工作而产生热情,到职场上的挫败跟打击,都让人感触良多。
而与她同期的新人里,其实好像都有点怪怪的(笑)不过我觉得《罗曼史是别册附录》对我来说很吸引人的一点是,它成功营造了一个“大家庭”的感觉,在角逐这个地方,像是聚集着许多爱书的人,尽管纸本书籍或许相对过往式微、又或者说现代人其实本来就已经比较没有阅读习惯,可是每一本书从创作、到出版成书,那个从作者脑海中的IDEA化为文字、到成为一本在读者们面前静静等待被翻阅的书籍,这中间其实是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作品更强调了──书籍其实是TEAM WORK这件事情。
让人蛮印象深刻的、另外也可以说是一条小支线的,就是吴智律跟朴勋这一段,我自己是觉得挺喜感的,也把“妈宝”这件事情做一个很具调剂性的处理。只是我自己是觉得我可能还是比较能够跟宋海琳有所同感,忍不住就想要翻吴智律这种妈宝孩子白眼啦。
再来就开始聊一下感情方面了,其实这出戏在感情在线,我觉得就是很温醇的、像一杯适合在下午配上一本好书的拿铁,在那些被埋藏在故事情节之间、值得细细品味与推敲的桥段当中,打中的共鸣点,是每一个人对于“爱情”的各种想象与期盼,有像宋海琳这样的单恋──痴痴地望着他,像个小女孩似地,偷偷学着对方的习惯,在喝酒之后跑到对方家里,又像是埋藏了某个线索,总是写一封信夹在对方的书柜当中,有点担心、有点害怕被发现,可是却其实又是最期待他看见的那一个。
聪明如宋海琳当然感觉到了主编对姜丹伊的不同,尽管她大概没想到两人是相识多年、甚至就是传闻中“同居者”的关系,可是她不知道的却是──其实车恩浩也是知道她的心意的,那些信,他一直都看过。
只是却在更早之前,其实车恩浩的心就已经在姜丹伊身上了。其实我觉得比起两人都有点心动的感觉、可是却迟迟以为只是习惯对方的存在,像恩浩这样其实很明确的知道自己喜欢丹伊好像是比较合理的?可如果真的爱她、又怎么会那么多年没有表示?我想起在前三集左右出现的两个小片段。第一,是车恩浩回想起姜丹伊带当时的男友给他看时,“她说了爱他”这件事情,那一刻,我看着屏幕上的恩浩,也同样感觉到了一种心碎感,像是一瞬间就被判定出局,可是实际上他根本还没进场。
另外一个部分则是,在铺陈车恩浩这个角色的感情状态时,有一种他对于爱情其实冷冷的、总是瞒不在乎的样子──大家都说他不懂爱,他自己也觉得,他不相信爱情。他真的不懂吗?或许是因为,他认知的爱情,是从姜丹伊身上学到的,那是快乐的样子吗?又或者,看着哭泣的姜丹伊,他也忍不住思考,爱情是什么?
虽然难免吵架,但爱情这件事情,起码要让人觉得是幸福的吧?
从第一集开始,“英雄救美”这样一个王子般的拯救角色,其实会发现还蛮大幅度的摆在池叙俊身上,如果要分类来说,我觉得池叙俊更像是偶像剧中会出现的典型男主角,很多的巧合与浪漫,以及“精心打造”,车恩浩则比较像是一个很贴心的暖男。但我其实并不觉得哪一种形式是比较好的,只是对姜丹伊来说,车恩浩真的是很亲近的弟弟,如果不是因为第八集那个差点擦枪走火的瞬间,或许她不会认知到两人的感情有一点不太一样,换句话说,她偶尔的小心动,也都被自己硬压下来。
可是池叙俊的出现对她来说,是平静已久的内心睽违多时的波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曾经迷失自我的姜丹伊,在他身上,感受到了自己,很纯粹的,那个喜欢看书、有着一些天马行空想法的女人。虽然有一度池叙俊因为比较落漆的反应让姜丹伊产生一种“失恋感”,可是最后,还是有一种慢慢发芽、进行中的感觉。
但这件事情整个让车恩浩吃醋到一个不行啊(笑),“两面车恩浩”的出现,也让人看见李钟硕还蛮可爱的一面!而且车恩浩的角色忍不住就让我想到那首王力宏的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夏目漱石的那句“今晚的月色真美啊”,不仅被放在这里有一种不明说、似乎像是暗号一般的告白,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很呼应“主编”会说出来的话。其实就像宋海琳一样吧,一直都是被放在一个其实很外显、可是却又有一点点隐密性的地方,没有特别隐藏、等待对方找到,可是,却就一直被搁着。不过我想,第八集开始,从认知到对方是“男人”、意识到是爱情的这件事情,就会让一切有所改变了。
原创文章,作者:dud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hanju.net/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