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任堂:光的日记》来到最终回。其实我自己觉得30集有点太长,古今相辉映这个设计不到复杂、但又觉得好像没有那么必要,甚至我觉得有一点把节奏放慢的感觉,可能是在剪接上我觉得设计要再利落一点吧。如果把这个故事的两条线分开看──过去跟现在,本身都是很精彩的故事,但我觉得串得并没有那么漂亮,有点可惜、也让人觉得剧情有点拖,相对就普普了。
其实很可惜的是,我觉得如果写得好的话,是可以成为很精彩又让人耳目一新的故事的。
从重新提笔作画开始,我觉得师任堂就等于重生了,起码她把自己的爱放得更大、更广,而我觉得庆幸的是,这样有着“大爱”的母亲,往往会是孩子比较不能接受的──可以想象他们会觉得母亲常常不在家、又或者是母亲会为了别人的事情赴汤蹈火。但是不管是竞纸胜出,到后来绘制龙颜那一段,都看得出来其实他们都是很以自己母亲为荣的。坦白说,看到孩子们为了母亲而骄傲的样子,都会让我觉得有点感动。
而且我很喜欢她的教育──没那么制式、像是很以身作则的“示范”自己的价值观,在教科书之外,让孩子学到更多真谛。这些我觉得是更珍贵的。
特别让我欣赏的是,她对孩子的梦想绝对表示支持,只要是自己孩子想做的事情她就会全力支持,而且她也觉得各行各业都有值得尊敬之处,在她心底,我真的看到在那个年代相对前卫的“人人平等”。虽然很讽刺的是,正因为她跟李谦都怀抱着这样让社会更平等、更好的想法,尽管称不上是真的胸怀大志的想要革命,但我觉得她们是靠着自己的力量在改变一点点什么的。但却因为这点,才让君王对于能够引领民心的师任堂、李谦感到畏惧,想方设法要除掉这两个人。
或许该说值得庆幸的是,世子殿下却是受到李谦影响至深的人──尽管在过去的收尾尽放在师任堂离世、李谦逃离朝鲜前往意大利,但或许因为这个世子殿下的存在,起码能够让观众信服,师任堂告诉女儿的,这个世界有变的明亮一点点这样的想法。而我觉得,懂得“微服出巡”、“体恤民心”,而且对于骂君主、称赞师任堂这样的行为也能够一笑置之,将其当作人民的“小小娱乐”,他的气度的确比起君王更有领导风范。
不管是当时因为一首诗而大开杀戒、或者是将“能完成任务的人当成忠臣”这种有点昏庸又短视近利的心态,甚至于──因为自己狭隘的心胸与无穷无尽的恐惧,才导致最后每个人都逐渐离自己远去。夺去一个人的性命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但是他杀的,却都是那些真正对自己有帮助的人。但我觉得他又是孤单的,害怕危及自己的地位、怕得民心的师任堂跟李谦因此“干政”、顾及很多贵族而做事有很多顾虑,但在那个位置上却又没有真正能够谈心的人,多孤独。
其实当閺致炯能够因为徽音堂设局拯救翁主而获得赦免,甚至出来之后为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而与倭寇连手、以及参与暗杀李谦的行动,不仅看出他整个价值观的偏执、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主义,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徽音堂最后会选择将儿子托付给师任堂,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为母则强。只是閺致炯的赦免对我来说很雷声大雨点小,我本以为他会是留到最后的最大魔王,但后来也是不了了之。我自己反倒比较喜欢徽音堂与閺致炯 VS 师任堂与宜城君之间的战争那些中间段。
最开始,徽音堂的确为了儿子的前途而试图要帮助閺致炯恢复权力,甚至设计下假营救、真绑架翁主的局,让她自己成为翁主眼中的红人、独先生。很明显没有艺术天分却又很自负的翁主,真的是我在看EP22-23时不小心白眼很多次的角色。徽音堂到后来都是为了儿子在走每一步,而最后绕了一圈却又回到原点的她,却意外的踏实、又坦然,失去权力、无法呼风唤雨,又得重新做苦力活的她,却在再次见到儿子的那瞬间,在30集内第一次让我看见为人母亲慈孝又温暖的一面。
又或者说,师任堂打动她的关键──或许是因为第一次看到智均有那样的笑靥、让她看见儿子是快乐学习的状态。儿子的话让她明白,一直以来尽管衣食充足又过着相对奢靡尊贵的生活,但是,孩子心中始终没有“家”的感觉。师任堂能够保护好孩子们,甚至到后来会发现,她给他们很好的环境与保命方式,甚至智均还与见龙共同及第,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实现了徽音堂的梦想。虽然──她不能够陪在他们身边。
她不是师任堂那样的母亲,但却不否认她也努力做着好母亲。
只是说到“家”,却又是我自己在看最后几集时特别觉得无法接受的。师任堂为了孩子选择留下、为了大局牺牲,但是面对丈夫外遇这件事情,却又显得太过传统、守旧──但我想这应该是时代背景的缘故。撇开外遇这件事情不谈,我觉得听从酒母的话把师任堂的画偷去卖,本身就是不尊重师任堂跟她作品的行为,这点是我所无法接受的──甚至最后她竟然还与丈夫道歉!这点我超没办法认同。
当然,我可以理解对李元秀来说,有那么伟大的妻子,自己当然很有压力;同时,师任堂内心有愧的是,她将李元秀当作丈夫尊敬,但心中的爱,却永远是留给李谦的。
一起作画的那三天,像梦一样的不真实──仿若因为逃避现实而出走的师任堂,却与李谦一同完成了那个年少时的约定,像走进自己朝思暮想的梦境,快速、虚幻却又是让自己日后那么细细珍惜着的回忆。他们都是因为彼此的才华而彼此钦佩、欣赏,因为心灵契合而惺惺相惜,更重要的是,我觉得他们因为遗憾而让自己心中为对方留着一个一定存在的位置。就算李谦抱有期待,却也能够明白师任堂终究是走不开的。
这一生,她选择做为一个“母亲”。
在最后的最后,彼此都为了对方铤而走险。李谦一直以来都为了师任堂默默做出了很多努力,而我相信师任堂也明白宜城君的守候,只是等到生离死别的时候──有太多受过他帮助的人,都愿意为了救李谦而豁出去,即便对抗的对象是君主也无畏。无谓的政治理想干政或许是他的死因,但却更浪漫的因为附加上“保护师任堂”而显得更添感伤。只可惜或许因为最后几集要解决的事情太多,导致我觉得应该催泪的部分,也没有真正打到我的感觉。
我很难想象那种刻骨铭心,但总而言之,这似乎是自从多年前因为保护宜城君而选择另嫁他人之后,师任堂表现自己心意最显著又最具体的行为。让人羡慕两人的“心灵契合”,又同时感伤在大时代之下,有太多的委屈跟不得不。走到最后,这辈子再也不得相见的情景,却不显得感伤,而是有一种“即使我不在你身边,我却还是陪伴着你生活”那种更高一层的心灵支柱,我觉得甚至比真的相处在一起更有力量,就像那很诗情画意的扣紧最初“月亮的午休”,让这个地方又更具诗意、也解了最初的谜团。
一切都串在一起之后,意外的不感到遗憾或感伤,也没有真的到痛彻心扉之感,反倒觉得,他们彼此所珍藏、所拥有的回忆,都太过美好,是只藏在自己心底──别人窃取不走的。
前世今生在很关键的EP28-29,有了很奇幻的交错。在两人的“梦境”中,遇见了彼此。古今交会让彼此确信两人之间的连结,冥冥之中的注定,让现代的徐智允更明白自己看到那些作品时的悸动与连结,而对师任堂来说,也因为得到“来自未来的建议”而保护了宜城君。鲁本斯画作中的男子以及李谦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都得到了解释。只是最开始这“谜团”的悬疑跟铺陈对包括我的多数观众来说可能门坎有点高,因此看到最后──我并没有“恍然大悟”或者是觉得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是我会觉得结局稍嫌平淡的原因。
相较之下我自己是比较喜欢“过去”的戏份,毕竟相对之下现代针对金刚山图真伪的对抗,我觉得就跟日前很多戏剧作品的商战戏码相对相似,只是所发生的舞台换成艺术界、学术界而已。到后来不仅仅是因为博士学位,而是因为自己对艺术的那份热情而坚持下去,这也是我认为拉德会找上徐智允、以及徐智允最后似乎是加入拉德的原因。比较有趣的是,拉德是一个“团体”这样的设计──只不过拉德领导人,也就是宋承宪所饰演。最后智允丈夫没有死亡、并且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着,而与拉德领导人仅是匆匆一瞥,徐智允或许知道了某种连结,但却也只是代替师任堂走在她没有机会踏上的那段路,将她的灵魂,带到李谦最后之处。
想来聊聊关于艺术品这件事情。尽管我对艺术并没有到了如指掌的程度,但我会对创作者及作品抱持着很高的尊重──尽管是我可能不是那么明白的艺术创作与概念,我也是尊敬着的。而对于那些有历史的文物与作品,我也是支持要珍惜、并且保护的。而我相信,正是因为喜欢艺术的这份热情,才让他们踏进了这个领域,这个“因为喜欢而学习、而行动”的初衷绝对不能被遗忘。
不要忘记你为什么走上这条路、又因为什么走到这里。
甚至最后的解决方案,也让我觉得有一点太过理所当然的简单──我原以为会有更轰轰烈烈的,由拉德与徐智允等人连手来揭开真相,可能对我来说那才是所谓“大快人心”的结局,导致由善美术馆馆长跳出来开记者会澄清这种相当于自白的方式,就稍微有点大而化之(的确,从前几集的反应就看得出来她愿意将一切公诸于世,一定最后很重要的关键证词,只是我觉得这等级又有点不太一样。总而言之,现代的部份我整体来说是比较不喜欢的。
在彼此的依恋与依赖、相爱却不能相守的遗憾,在最后透过美好的想象,很浪漫的营造了灵魂于现代的再次重逢,没说甚么,只是一起走着就能够感觉到满足与幸福的那种爱情,让人羡慕、但却其实更会让观众期待能够改变甚么结局。最初,我的想法是──既然历史无法被改变,起码在虚构成分更高的“现代”,能够让轮回后的两人相守,更别提之前拉德的那些暖男举动,都让我连想到这个可能。只可惜,像是注定一样,最后两人还是擦肩而过,但却在彼此生命中留下很重要的印记与份量──而那,或许是更珍贵的。
相爱容易,能相守更难。缘份让两人走到一起,却不足以支撑两人走到最后。但那又何妨?或许《师任堂:光的日记》让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师任堂的胸怀与大爱、徐智允对艺术的热情,更重要的就是看到这样刻骨铭心的爱情吧。
原创文章,作者:dud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duhanju.net/661.html